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
创新机制强化特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
浙江省人民政府
浙江省委、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》,及时制定出台实施意见,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,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现总体向好趋势。
创新机制,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。一是改革体育课程,构建以兴趣为导向的课程体系。小学突出基础性、趣味性,初中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,高中鼓励采用专项性教学方式。二是建立体育中考制度,强化体育锻炼驱动机制。发挥体育考试导向作用,2008年起实现体育中考全覆盖,将游泳项目纳入中考。三是实行体质监测与公布,形成学校体育倒逼机制。连续7年以白皮书形式向社会公布大一、高一、初一新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,并且回溯生源高中、初中、小学。2014年起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抽测通报制度扩展到本科三年级、专科二年级,引导大学生持续锻炼。
特色发展,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。一是实施学生阳光体育联赛计划。2008年全面启动中小学篮球、足球、乒乓球三大联赛,随后扩编到篮球、足球、乒乓球、游泳四大联赛。二是实施学校体育特色培育工程。培育“一校一品”“一校多品”校园体育模式,建立省市县三级体育特色学校创建体系,已有598所体育特色学校及814所国家级、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。三是实施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。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特色项目建设,全省建有9个项目的18支高水平运动队及75个特色项目,吸引培养了一批知名优秀运动员;大力推进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改革,已有高校体育俱乐部(社团)2000多个。
夯实基础,完善学校体育支撑保障体系。一是加强场地设施建设。结合教育现代化县、标准化学校建设,大力改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。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。实施骨干教师“领雁工程”,以5年为周期,完成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。三是加强工作考核督导。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,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“一票否决”。
大胆改革锐意创新 探索校园足球发展新模式
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
2014年9月,内蒙古被确定为“国家足球运动改革与发展试点省区”和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改革试点省区”。经过3年推进,校园足球呈现出全面推开、跨越发展良好局面。
一是抓投入,夯实保障基础。先后制定一批政策性文件,累计投入足球资金48亿元,其中,校园足球专项经费达23亿元,设立5亿元内蒙古电力足球产业投资基金。
二是抓建设,强化场地功能。建成国家北方青少年足球夏令营活动基地、内蒙古青少年足球海南冬训基地等多个足球基地。建设30个边境三少民族旗县综合足球馆和613个特色学校风雨场馆。
三是抓赛事,健全联赛体系。举办校园足球“4+1”联赛,“一带一路”国际青少年足球夏(冬)令营等品牌赛事渐成特色。建立旗县、盟市、自治区U系列校园足球球队体系。在四级联赛基础上,延伸了中职和高职教育两段系列联赛。3年累计参赛人数超过25万,比赛超过3万场。
四是抓机制,畅通人才渠道。建立了自治区、盟市和社会层面三级培训机制,培训教练员、裁判员、足球教师及管理人员等8215人次。校园足球专任教师新增721名。探索“3+2”“5+2”等“直通车”升学机制,实现“踢好球、上好学、就好业”。
五是抓特色,创新工作载体。国家和自治区两级校园足球特色校达到1650所,自治区级特色幼儿园达到300余所。
六是抓宣传,营造浓厚氛围。在国内主流媒体开设专版专栏,讲好内蒙古足球故事。
下一步,内蒙古将突出抓好四项工作:一是保障条件抓场地,力争到2020年实现中小学足球风雨场馆全覆盖。二是人才队伍抓培养。补齐师资不足,完善“3+2”“5+3”专本连读等招生模式。三是加强管理抓协同。妥善解决学训冲突、赛事不均等问题,促进体教合力、校企合作。四是突出特色抓标准。依托特色园、特色校、试点县(区),探索校园足球发展新模式。
以校园足球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学校体育
中共青岛市委
近年来,青岛市加快学校体育改革发展,推动了足球、篮球等集体项目和帆船、冰雪等特色项目的普及,形成了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“青岛模式”。
坚持立德树人,开拓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新路径。一是坚持理念先行。把校园足球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,让“足球引领,综合育人”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。二是强化顶层设计。统筹城乡一体发展,促进体育均衡发展。三是优化工作机制。建立全市中小学体质健康联席会议制度。
围绕质量内涵,构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新体系。一是加强地方和学校特色课程建设。支持学校开发一批体育项目校本教材。二是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参与。强化“一校多品”建设,每人至少参加一个体育社团,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。三是加强体育与诸育有机融合。强化学科教学的体育渗透。
聚焦人才培养,健全学校体育联赛训练新机制。一是完善校园体育联赛体系。建立了校园足球学校、区(市)、市三级联赛制度和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四级竞赛体系。二是丰富各类体育专项赛事。结合实际,组织了帆船、沙滩足球、橄榄球、手球、击剑等特色赛事,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。三是建设一流人才训练体系。深化体育特长生招生改革,每年单列计划招收1100多名足球特长生。
强化多措并举,提升学校体育综合保障新水平。一是强化资金保障。近年来,市政府投入4.9亿元改善体育设施,设立校园体育发展专项基金。二是强化场地保障。新建及改造学校操场450个,全面实现塑胶化并达到教育部核定的一类标准。三是强化师资保障。采取面试前置招聘教师、聘请兼职教练退役运动员等方式,每年新增体育教师300余人。四是强化安全保障。全面实施校方责任险、校方无责任险和学生平安保险,建立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处理机制,解决了学生体育运动安全之忧。
打造常态化科学化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体系
江苏省人民政府
党的十八大以来,江苏省委、省政府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纳入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、对设区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指标,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国家试点项目为契机,进一步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,基本形成了常态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的制度体系。
完善监测网络,在提升组织程度的同时扩大覆盖面。一是监测机构从省级延伸到市县。省级层面建立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、监测与干预行动研究中心,负责全省监测组织、培训、数据统计分析。二是监测队伍从单一转向多元。最初监测实施主要由高校体育教师参加,此后逐步增加中小学体育教师、体育教研员、家长代表等,推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监测工作。三是监测对象从大学新生扩大到大中小学生。
完善实施办法,在增加测试项目的同时保证可信度。一是推进国家项目测试全覆盖。从最开始的4个项目拓展到目前20多个,既包含了国家所有监测项目,又增加了“俯卧背起”等江苏特色项目。二是以“六统一”促进测试全过程严格规范。严明测试纪律,确保数据准确可靠。三是加强巡视督查和抽查复核。省、市派巡视督查组到各地和有关高校进行监督检查。
完善干预机制,在监测传导压力的同时突出长效化。一是推出区域学生体质健康排行榜。实施监测公告制度,每年向社会公布学生体质健康蓝皮书,并将各地学生体质健康排名、与上一年度对比排名反馈给地方党委、政府。二是强化学校体育工作薄弱环节。一方面,省级统筹推进体育课程教学和评价改革,针对薄弱领域有的放矢推广面向全体学生的校内体育竞赛;另一方面,指导各地补齐短板,因地制宜改革学校体育工作。三是探索家校协同保障学生体质健康。加大宣传引导力度,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制度,积极试点体育家庭作业制度,家校联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,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,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强化学校体育工作 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基础
兰州市人民政府
近年来,甘肃省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》,不断强化学校体育工作,精心设计载体,突出特色发展,加强评价监测,提升保障水平,增强学生体质,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优化设置,开足开齐课程。出台《兰州市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工作实施方案》,把大课间活动与阳光体育运动结合起来,各中小学结合各自实际,因地制宜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和学校体育特色项目,做到“人人都参与、班班搞活动、校校有特色”,形成了“一校一品”特色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强化保障,促进特色发展。一是强化顶层设计。市政府每年下拨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校园足球比赛、交流、培训。二是强化队伍建设。把提高校长、教师对校园足球工作的理念、思想放到重要地位,坚持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策略,组织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校长、教师到广州恒大足球学校进行专项培训,提升教师队伍专业能力。三是强化体系建设。每年组织校园足球联赛,已形成完整的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三级联赛体系。
示范引领,全面广泛开展。以学校重点体育项目、传统体育项目、特色体育项目为抓手,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体育活动,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体育竞赛体系,全市“一校一品”体育特色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,涌现了一大批体育特色学校。目前,兰州市共创建阳光体育示范校100所,“一校一品”体育特色学校162所。
今后,我们将以学校项目建设为抓手,因地因校制宜,建设好学校体育场地、配好器材,保障“一校一品”体育特色学校持续创建;以提升师资水平为抓手,通过教师定期交流、兼职走教、转岗培训、专业培训等途径,改善体育专业教师短缺现状并提高专业化水平;继续以“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“特色项目学校创建”等评估创建工作为抓手,找准特色发展方向,达到“校校有特色、特色有创新”的发展新局面。
坚持“健康第一”思想 推进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
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
近年来,海淀区始终坚持“健康第一”的指导思想,在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。
加强顶层设计,创新体制机制。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,区委书记、区长亲自挂帅,成立海淀区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,将海淀教育“十三五”发展目标定位在建成高水平、均衡化的教育强区,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大区、强区,力争通过开拓、前瞻的工作探索,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以“立德树人、综合治理、重点突破、精细促进、积极安全”为原则,制定《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》,持续推进场地设施、教师队伍、体质健康、动力机制、教学质量、课外锻炼、家校联动、体育竞赛、安全保障等九大行动,逐步形成逐层分析、集中管理、分类实施、精准帮扶、有效推动的学校体育管理新模式,在政策和条件允许下,最大限度支持、帮助和推动学校体育发展。
加强队伍建设,深化体教融合。通过建立教师人才库项目,引进体育专业高端人才,保障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;通过引入社会资源,实施体育教师学历学位和专业技能提升工程;启动国际合作项目,聘请国外优秀足球教练开展教师培训,并走进中小学足球课堂,使师生零距离接触国际先进的教学和训练模式。在职称评定、荣誉评选时向优秀体育教师倾斜,实现多维度、多平台的发现、培养机制,提升体育教师的育人能力与水平,不断提升职业幸福感。
- 最新内容
- 相关内容
- 网友推荐
- 图文推荐
[高考]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《软件工程》大作业答案 (2022-04-25) |
[家长教育]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? (2019-07-14) |
[教师分享]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伸缩门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回家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是风味也是人间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一句格言的启示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无规矩不成方圆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(二)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贪玩的小狗 (2018-11-07) |